郎世寧在宮廷內作畫,獲得了許多榮耀,不但超過了其他歐洲傳教士畫家,而且令眾多供奉宮廷的中國畫家也無法望其項背。但郎世寧在為中國皇帝服務時,其身份僅是一個宮廷畫家而已,并無優越條件。他的歐洲伙伴王致誠曾在寫往歐洲的信件中說起他們作畫的情形:“吾人所居乃一平房,冬寒夏熱。視為屬民,皇上恩遇之隆,過于其他傳教士,但終日供奉內廷,無異囚禁……作畫時頗受摯肘,不能隨意發揮?!逼渥鳟媹鏊皸l件都十分艱苦,郎世寧的榮譽來之不易。爭議:郎世寧后又被皇帝賞賜官服并升官,與上方存在爭議,并且,郎世寧被獎賞的原因為:為圓明園的歐洲藝術區給予設計,以及30年的忠心。 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初十日(公元1766年7月16日),郎世寧在他七十八周歲生日的前三天,病逝于北京,其遺骸安葬在北京城西阜成門外的歐洲傳教士墓地內。乾隆皇帝對于郎世寧的去世甚為關切,特地下旨為其料理喪事。郎世寧的墓碑上刻著皇帝旨諭:“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初十日奉旨:西洋人郎世寧自康熙年間入值內廷,頗著勤慎,曾賞給三品頂戴。今患病溘逝,念其行走年久,齒近八旬,著照戴進賢之例,加恩給予侍郎銜,并賞給內務府銀叁佰兩料理喪事,以示優恤。欽此?!蹦贡恼邢路綖闈h字:“耶穌會士郎公之墓”,左邊為拉丁文的墓志。 郎世寧自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來華,至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去世,在中國共度過了五十一年。他為二百多年前中國與歐洲的文化藝術交流作出了重要和積極的貢獻。由于郎世寧的一生幾乎都是在中國度過的,他的藝術創作也都以中國的人和事為題材,所以郎世寧的生平和藝術,已經成為了中國美術史的一個組成部分來加以敘述和評價了。 郎世寧于1766年去世,年78歲,喪禮備極哀榮,葬于城外數公里御賜的一塊土地上,乾隆還親撰墓志銘,以示對這位高年教士永遠懷念。
|